如何帮狗狗去身上的虫?
现在天气热了,很多宠主在遛狗时会发现爱犬被虫子咬了或身上有跳蚤,其实这是狗狗身上寄生虫的常见症状表现之一,而体外寄生虫是宠物最常见的寄生虫种类之一,主要有虱子、跳蚤、蜱虫和螨虫等,所以夏季要特别注意帮毛孩子预防驱虫工作! 1. 如何判断狗狗是否有体内外寄生虫?
(一)如何判断体内虫: 1. 食欲不振; 2. 腹泻; 3. 消瘦乏力; 4. 异嗜症:如啃土、吃木屑等异物; 5. 贫血; 6. 便血; 7. 呕吐。 如果发现以上几种情况,则表明狗狗可能患有体内寄生虫病,需及时带去医院检查并驱虫治疗。
(二)如何判断体外虫:
1. 体外虫叮咬狗狗,狗狗常出现抓挠动作; 2. 体表可见寄生虫爬行、栖息、产卵、孵化现象,体表皮肤常有红肿、红斑、脱毛等现象; 3. 瘙痒不安,常会自己舔舐或者四处乱蹭身体; 4. 狗狗有抓破表皮的现象,有时会在地上打滚来缓解痒感。 如果是体外虫就要做好体外驱工作啦~
2. 怎么给宠物驱虫?
(一)内驱药有哪些? 常见的体内驱虫药包括吡喹酮、磺胺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氟丙咪溴等。其中,吡喹酮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对蛔虫、钩虫也有一定作用;阿苯达唑对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作用较好;甲苯达唑对蛔虫、钩虫有效等。
(二)内驱药的用法与用量 一般来说,按照宠物的体重用药即可,例如阿苯达唑常用量是按每公斤体重10~15mg口服给药,1次/周,连用3次为一个疗程。对于年龄较大的猫狗或体重过大的动物可酌情增加剂量。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驱虫药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间隔时间,以免相互作用而产生毒副作用。
另外,一些内服药物也可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多,一般不推荐使用。 (1)甲硝唑:0.1ml/kg,每周2次,连续3个月。该方法价格低廉,但对绦虫的作用欠佳。(2)左旋咪唑:每次0.5-lmg/kg,每日1次,连服3天。对蛔虫、钩虫、鞭虫效果良好,毒性较小。 (3)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50mg,一次服用,3天后重复1次,适用于犬、猫绦虫感染的治疗,对蛔虫、钩虫也有效。
(4)伊维菌素:按每公斤体重0.1mg注射,每月注射1次,注射后8周内有效,可用于犬、猫线虫病的防治,但不适合孕妇及哺乳期母犬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