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会的绦虫?
1、什么是绦虫? 绦虫(Taeniasis)是猪带绦虫和牛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成虫长约2~4m,雄性者较短小;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在人体内能发育成熟并产卵,其卵约300~500个,可随人体的粪更排出体外。虫卵很小呈圆形,内含六钩坳,离开人体后,若条件适宜,可发育为囊尾蚴,寄生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体内。猪或牛羊吃了这种带有囊尾坳的猪肉或牛肉就会感染上此病。
2、什么是鞭节绦虫呢? 鞭节绦虫又称粒头绦虫、细粒头绦虫等属消化道线虫的吸虫纲,绦虫目,阔节科,分5个属8种,我国发现4种,其中主要危害猪的有3种,即短膜壳绦虫病、巨颈绦虫病和棘头绦虫病。犬、猫和鼠等野生动物及家畜均可感染,人也可受感染而患病,尤其是儿童易患,而且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
一般认为短膜壳绦虫是狗的主要的寄生虫源,由于人的粪便中短膜壳绦虫的卵囊对环境具有较好的抗力,因此它可通过土壤传播给宠物,进而使人与狗同时受到感染。当狗吞食被感染的虫卵或者卵囊以后,其中的六钩蚴进入肠道内发育成为囊尾蚴。囊尾蚴可以继续在肠内生长,也可以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被猪或人食用。
当猪进食含有囊尾蜘的食物之后,幼虫就可在猪的肠道内发育成为成虫。在狗的粪便中,约有96%的囊尾幼可以在2个月内发育完全,只有少数在外界环境中存活的时间可达半年左右。
3、绦虫是怎么进入到狗体内的呢? 要使短膜壳绦虫完成生活史,必须有一个合适的中间宿主——猪或其他野生动物(如狼)才能进行。狗吃进了猪带绦虫病的患者排出的卵囊,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后形成六钩蚴,然后钻入猪的肠道内发育成长变成囊尾蚴。这时囊尾蚴又称为中间宿主期。待时机成熟时囊尾蚴从肠壁上脱落下来进入猪的血液循环系统向全身播散。
当猪被宰杀时,这些囊尾蚴又随猪肉进入了人类或狗类的口中而被吞下。如果人体或狗类缺乏足够的胃酸,则可使囊尾蚴在胃中存活而不死亡,然后再穿过胃黏膜进入十二指肠,最后在小肠中进行生长发育成为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