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狗狗得狗黄?
犬瘟热(dog parvo),简称犬瘟,又称作狗瘟或狗瘟热,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犬瘟的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于副黏液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在低温下可存活数年之久;56℃时30分钟即可灭活;对低浓度的次氯酸钠敏感,0.1%过氧乙酸、0.1%~0.2%福尔马林液及0.5%来苏尔溶液等有效,紫外线、甲醛、碘酒也可用来消毒。
主要感染犬科动物,其中以犬和狐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鼬獾、猪獾、牛头蝠、狗猫和马等。 病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侵入,感染后14~21天开始发病。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病毒可通过鼻分泌物、唾液、眼分泌物、粪便、精液等排毒。 患犬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的1~9周持续排毒。健康犬通过与病犬接触或者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易感犬的年龄多为1岁以内,1岁以上很少感染,成年犬通常具有免疫力且不易发作。 病毒存在于病犬的口鼻、眼睛、舌的黏膜、肺、肠道、脑、脊髓和肌肉中,其中口腔滴液的感染性最强,鼻腔分泌物次之。病毒的传染主要通过病犬的喷嚏、呕吐物以及排泄物中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经由呼吸道感染;通过被污染的食盆和水碗、被舔舐过的伤口和黏膜感染;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临床症状 犬瘟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6个月,偶见短至1 周或长达9个月的超长期。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前驱期、急性期和恢复期。 前驱期症状不明显或有轻度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眼鼻流出水样黏液,后期变成脓性分泌物。
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明显,呼吸加快,咳嗽,流黏性鼻液,体温高达40~41℃,食欲废绝,常呕吐,腹泻,排恶臭粪便,多呈现消化不良状态,少数病犬可见呕吐和腹痛现象,病初排便频数,随着病情发展变为水样便。眼炎明显,表现为结膜炎和角膜糜烂,严重时出现溃疡,甚至失明。部分病犬因喉头水肿而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导致衰竭死亡。神经症状大多出现在疾病的第三、四阶段。 个别病例可在急性期后出现第二次发热升高,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8~20天内康复。 恢复病例一般不再复发,终身免疫。有的病例虽经治疗康复,但临床体征如跛行、流口水、神经症状仍存在。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初步诊断。 临床上确诊依靠犬瘟热抗原检测。
预防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加强犬群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工作,是防制该疾病的关键所在。 平时应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幼犬应在8~12周接种疫苗,每年接种一次。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如发现犬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请兽医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