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先驱虫还是疫苗?
要先驱虫后打疫苗,因为寄生虫会损害免疫功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蛔目、绦目等,这些寄生虫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里面,随着消化液的流动而在体内四处游走,并可能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附着下来,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和呕吐。
如果蛔目的幼虫进入胆道可能会在胆道内钻破肝脏的细胞导致出血,如果钻进去后遇到胃酸还可能把蛔目幼虫杀死,但如果它钻到了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则有可能躲过一劫。 如果此时给狗狗注射预防的疫苗,则可能会诱导寄生虫从虫体中释放出一种抗体,这种抗体的分子很像蛔目的幼虫分泌的抗原,从而欺骗了体内的免疫系统,使得动物暂时不会发作而呈现假“无病”状态;当动物再次接触到相应的细菌、病毒时,体内的免疫细胞才识别出入侵者的本质,开始大量增殖,进行清剿,这时体内原有的抗体也前来助阵,最后达到消灭入侵者,保护机体健康的作用。 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疫苗本身也是侵入肌体的异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在接种疫苗前狗狗已经感染了寄生虫,那么体内的寄生虫就会阻碍这一过程,使疫苗失去作用,达不到预防的目的,相反还会延长动物的患病期限。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先给动物驱虫后再接种疫苗。
现在市面上很多驱虫药都是广谱驱虫药,能同时驱杀线虫(蛔目)、绦目等寄生虫,所以一般在用药一个月后,再接种疫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注射疫苗期间,应当避免突然更换环境,否则很可能会干扰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疫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