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得疥虫吗?
最近养猫圈被“猫藓”刷屏了!关于猫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也是大家讨论的重点,但是小编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很多铲屎官在聊到猫藓的时候,将其与人类皮肤病中的“疥疮”混为一谈(甚至有的人直接就说自己的猫得了“疥疮”)。其实啊,猫藓和疥疮真不是一回事……
首先,猫咪会得“疥疮”吗? answer 肯定会的呀~ 疥疮是由寄生于脊椎动物体表皮肤的寄生虫—疥螨引起的常见急性或慢性皮肤传染病。虽然螨虫的体形非常小,但它们有着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活习性,所以属于真正的寄生虫,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真实形态。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谨慎打开) 这些寄生虫喜欢在皮肤较薄的脊椎动物身上打洞并侵入其中,并在里面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当虫子发育成熟后,它们就会从茧中爬出来,然后开始寻找新的宿主钻进去并继续繁衍后代。 而猫咪是最容易被传染的寄生虫之一哦~ 【虫体】 身体呈纺锤形,前端较细,后端略粗,全身覆盖有硬毛,颜色由淡黄到深褐色不等。 【生活史】 疥螨的生活史包括:受精卵→幼虫期→若虫期→成虫期,每个阶段所需的时间都不一样。 1、 受精卵:母体产出后会很快孵化,雄虫会迅速与雌虫交尾,随后雄虫死亡。而雌虫则会寻找一个温暖、阴暗的角落里慢慢发育,直到第4天,雌虫体内会形成一个卵囊。
2、 幼虫期:此时的幼虫可以自由活动,它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钻到皮肤下面进行寄生。当它发现皮肤中有凹陷、褶皱等部位时,会很快钻进去并把口器插入皮肤内吸取营养。为了逃避动物体内的免疫反应,它还会不断地改变身体的颜色以掩人耳目。
3、 若虫期:当幼虫在皮肤表面钻蚀出一个浅坑后,它会进入若虫期。此时,幼虫的身体会慢慢向周围膨大,形成圆筒状,并且颜色也会逐渐变深,直至变成深色为止。
4、 成虫期:经过几次蜕皮之后,幼虫最终会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成虫。此时,虫体的颜色会变得很深且表面积很大,呈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 当它找到一处温暖、潮湿的缝隙后,会沿着壁缓缓移动,找到位置后就快速地钻进去并把口器刺入皮肤,开始吸取营养物质。
由于皮肤不断新陈代谢,成虫需要定期寻找新的宿主。为此,它们会在老宿主身上磨破一小层皮肤,把尾部的腺体外排,将虫体周围的表皮细胞软化,让新宿主的皮肤能够轻易撕下来。当新皮肤贴紧虫体,而其尾部又刚好转入封闭状态时,成虫就完成了再次转移的过程。 其实呢,无论是猫咪还是人,身上出现瘙痒、红疹、结痂的情况,都很可能是由螨虫引起的。特别是喜欢养宠物的童鞋,更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哦~ 平时要勤洗勤换内衣裤,床单被罩也要及时清洗并放在阳光下暴晒; 注意室内通风透气,保持干燥; 对日常用品要及时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