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为什么会拉血?
猫咪拉血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导致的。 首先,当猫咪吃了过于坚硬的食物,或者是吃了被农药污染过的食物,就可能造成肠道出血,这时主人要注意调整猫咪的饮食习惯,以后不要给其吃太硬的东西以及不干净的食物。
其次,猫咪如果感染了寄生虫也会导致腹泻、便血,这是由于寄生虫吸取了猫咪体内的营养,导致身体出现问题,需要及时给它驱虫。 另外,如果猫咪患了传染病,比如猫瘟或者冠状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出现拉血的情况,这时除了对症治疗外还要认真检查,看是哪方面的疾病引起的,然后再行治疗。 一些胃肠道疾病,例如急性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等,也会出现拉血的症状。这时候应该带猫咪去宠物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诊断病因后再对症下药。
总之,若是发现猫咪拉血,最好先带去宠物医院检查一下,查明原因再采取相应措施。在护理方面,主要是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以免继续传染其他猫咪;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喂食,保证营养全面而丰富。
饮食不当
一般饲喂过多的动物蛋白,以及狗猫的天然食物(如猪、牛、羊、狗、猫的内脏)后这些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腐败,发酵产生大量的氨及脂肪等产物,肠道粘膜,都会导致软便、拉稀、拉血。
寄生虫或细菌
主要为滴虫,球虫,还有大肠杆菌等感染或混合感染引起,一般这些病原微生物在猫咪体内度过了适应期后,开始大量繁殖,会分泌一些毒素,破坏肠粘膜而引起拉稀、拉血,同时还会出现精神差,食欲下降等症状。
病毒感染
主要有猫瘟病毒、杯状病毒感染等,这些病毒都是在肠道内繁殖复制并且破坏上皮组织造成肠后神经麻痹,从而导致肠道大量分泌且蠕动加快从而导致大便会排便频繁拉稀甚至拉血。同时猫瘟病毒感染会引发高烧、呕吐、精神差、不采食等症状。杯状病毒感染后以口腔溃疡,体温不高、不食、拉稀等为主要症状。
治疗方案
一般在接诊了拉稀甚至拉血的猫咪后,我们的临床检查后,一般如果猫咪精神较好,食欲较旺的会先做便常规;如果猫咪精神不好,食欲差或没食欲的,则会做血常规甚至CRH,如果病猫有腹痛(吐泻)症状的,还会选择做腹部B超检查。
总结
对于猫拉稀拉血的治疗上,病猫如果肠道内有病变(如溃疡),拉稀为水样的,最好选择肠道吸收少的头孢,如头孢拉定;拉稀便带血的,如果大便不是水样的,可选择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甚至可根据细菌敏感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