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豹龟是哪个品种?
肯尼亚豹龟(Stigmochelys pardalis),又称东非豹龟、帕尔达斯龟或红脸盆子龟,属于龟鳖目蛇颈龟科。 体长30.5厘米左右;背甲较薄而光滑,腹甲较小而略平,后段有一较小的凹陷,尾盾片宽大;体色呈深灰色至棕褐色,每块盾片上具有两条灰白色条纹和很多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头部有三条细长的黑纹从眼睛向外延伸,两颊为橘黄色,喉部为红色,脸部中心有一条宽大的“V”形黄斑将脸部分成上下两部分(幼体此特征不明显)。雄性颈部背面有明显的棱脊,雌性的则不明显。四肢粗壮有力。指趾具爪,前肢第五指钝齿状。
分布于非洲东部及东南亚地区。在非洲,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厄立特里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有一定数量的外来入侵物种。在中国广州、香港等地有做宠物饲养。 在野外,肯尼亚豹龟主要是夜行性动物,喜水、惧光,白天常潜伏于树洞或石穴中,黄昏和夜晚才出来活动,寻找食物。它们主要取食白蚁和其他昆虫,也吃各种绿色植物,特别是水生植物。当发现人类或其他天敌靠近时,它们会将头、四肢和尾部缩入壳内,发出“咕咕“的报警声,并剧烈摇摆身体,利用颈部有力的肌肉收缩,使头部、四肢和尾部反复撞向地面,发出可怕的声响和震动,以恐吓敌人,同时张开嘴,露出里面锋利的牙齿,试图进行反击,但往往因害怕而未能实施。若受到严重威胁时,也会将腹部朝天,四脚朝天,背部拱起,全身抖动,并将尿液洒到侵犯者的脸上或身上,用尿液攻击对手,是一种自卫能力很强的动物。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