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白斑病怎么治?
这应该是我养热带鱼这么多年遇到的最可怕的一次病,也是我最怕治疗的过程,因为不知道它的传播途径和病菌的来源,所以只能干着急,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说说病因吧!根据我这几天的观察与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结论,鱼的身上出现白色斑点状或斑块状脱落是由于细菌(鱼腐皮杆菌)感染了鱼的皮肤、黏膜,导致表皮细胞死亡并使色素细胞受损而形成的。
可能感染的白斑病病原菌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及荧光假单胞菌等; 而引起鳞片脱落、鳃部出血的病因主要有:爱德华氏菌属和缓殖甲藻等的寄生所致。 那么为什么这次白斑病的发病率这么高呢?据我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换水的频率太低,鱼儿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料积累在鱼缸中,给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气温骤降,温差过大,导致鱼儿应激反应,体质下降;
3.新购入的鱼只本身携带病原体,进入新的环境后免疫力降低,导致发病;
4.鱼缸中植物过少,氧气来源不够,鱼儿缺氧,体质下降;
5.最后就是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喂食过量,导致鱼儿消化不良,腹泻,体质急剧下降。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与实践,我现在养鱼基本已经不用药了,如果真发生了疾病,我也会采用内服药和外用药同时使用的方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内服药”是指给鱼儿体内用药,也就是将药物放入水中让鱼儿吞服,这种给药的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方面的疾病,比如发生肠炎时的止泻和控制有害菌的生长;而“外用药”则是直接涂抹在鱼病的患处,用于杀菌消毒,多应用于体表感染,如皮肤发炎、鱼鳞癣以及白斑病等。
对于白斑病,目前我没有找到很好的特效药,因此也只能采用抗生素之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不过效果也并不明显…… 我这次使用的是低浓度的碘制剂,用法是将其稀释600倍后全部泼洒在鱼缸中,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三天。 关于药物的浓度以及用药的量,还是要依据鱼儿的密度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以免产生药害。除了药物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因为紫外线具有杀灭细菌的效果,尤其是病菌最害怕的UV-C波段紫外线,它可以穿透病原体,破坏其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水质,改变鱼儿的生活环境来削弱病菌的活性。例如提高水温,增加溶氧含量等方法都可以有效抑制病菌的繁殖。当然,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定期更换新水,以保持水质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