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冠状病毒用什么药?
目前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另一类是激素类药物,如甲泼尼龙等。 但上述两种药物,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且副作用较大,建议不要盲目使用。 因为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不完全清楚,所以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不过,随着病毒的变异,以及人们对病毒研究的深入,估计不久将来可能会有相应的疫苗研制出来。 至于目前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染的相关药物,由于病毒类的感染都是有一定潜伏期的,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人体后,需要2~10天左右才能发作,在病毒感染早期,只要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轻微的症状,是可以不用用药的,这个时候注意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即可帮助身体早日康复。 但如果出现明显症状,尤其是高热的情况下,则可以应用一些相关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比如:
(1)感冒用药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低于38.5℃时,可以选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温水浴、酒精浴;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适当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另外,适当补充富含水分的食物,多喝水多排尿,也有助于降温。 对于伴有咳嗽者,还可以服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苯丙哌林。但应注意,婴幼儿不宜用镇咳药,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压住痰液,导致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2)抗菌药物 虽然抗生素对病毒毫无作用,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会导致细菌感染,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抗生素通过血液循环发挥作用,所以要定期检测血常规和尿常规,以监测药物的效果及可能引起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