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黄一般长在狗得什么位置?
“黄色”,这个颜色概念其实不是很准确,其实是橘黄色,因为如果一只狗狗的基因当中有黄色的基因(通常称Y染色体上的微卫星DNA),那么,无论犬种,无论公母,体毛全部都是橘黄色的; 如果没有这些基因,则体毛是黑色或者棕色。 这些基因在控制着狗狗的毛色,当然,也控制着皮肤的颜色~
而所谓的“狗黄”,实际上是指一种由于色素沉积导致毛囊口(毛孔)发黑的现象,通常表现为: 在狗狗颈部、胸部及腹部的毛根部出现黑色颗粒状突起,有的可能是成串的黑点,用手能摸到。 这种颗粒/黑点/突起,实际上就是毛发根部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形成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原因有很多,例如: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摄入不足会导致狗狗出现营养不良性毛黄。 这实际上是一种生理性现象,随着营养的及时调整,毛黄很快就会消失~ 但是! 如果长期给狗狗喂单一食物,比如长期只吃肉类或者长期只吃罐头,都不利于狗狗营养的吸收均衡,很容易导致毛黄的产生。而且这种情况下的毛黄,往往不容易自行纠正,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才能改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寄生虫--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又名“胃虫”,在动物体内移动时,会钻破胃肠道壁,进入血液或淋巴液中。当幼虫在移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毛囊,并侵入其中,此时,如果虫子死亡,虫体被细菌分解,就会产生色素沉淀,造成毛囊口的色素沉积,形成“狗黄”。这是一种病理状态,需要及时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