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宾该怎么养?
1. 吃:
幼犬刚出生的几周,主要食物为母奶,部分幼犬在20天之后可能会停止吸食母乳而改以奶粉喂食。 到了3、4月龄,可以适当给些固体食物,例如粥状食物、碎肉等,逐渐改变饲料的形态,让肠胃道有个适应过程,以免消化不良。
6个月龄后可给予幼犬粮,并逐步过渡到成犬粮。 要注意的是,不论多大的狗狗,在开始更换食物的时候都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次全部更换,这样容易引起腹泻。 至于每天喂食的次数和分量,就要根据狗狗的个体差异而定,要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则。 对于长期饲喂天然食品的狗狗来说,可以视其体重增加情况逐步加大喂食量;而对于饲喂商品粮的狗狗来说,就需要延长喂食间隔时间了(一般间隔75-90分钟),而且每次喂食的量也要控制在7成饱左右。
2. 喝: 不爱喝水的狗很容易便秘,如果粪便过分干燥,会导致体内废物不能有效排出,有害健康。所以,给狗准备充足的水很重要。
另外,除了饮水之外,也可以适当喂些果汁(但不要喂含糖多的饮料,如汽水之类)。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直接给狗饮用人喝的牛奶或饮料,因为人类的饮食结构和宠物有很大区别,人吃的许多东西对狗来说都是有毒的。
3. 拉: 小型犬更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如果不爱喝水就容易出现大便干结,因此可以在食物中添加些益生菌、蜂蜜、酸奶等,帮助狗狗改善便泌的情况。 大便的情况,可以通过观察来进行判断,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成形的、色泽均匀的条状。如果发现了异常,比如颜色太淡或者太深,或者是形状太软或者太硬,就要及时找出原因并且进行纠正。
4. 排: 这里所说的“排”指的是狗狗的排泄物,也就是狗尿屁! 其实,通过观察狗狗的排尿状态,以及尿尿的频率和时间,大体也是可以判定狗狗的健康状况的。 比如,正常情况下的排尿是呈透明或略白色、清亮的液体,每次尿液数量大概总量在50—60ml之间,一天排尿次数在6次左右; 如果发现狗狗总是躲着不爱上厕所,或者尿频(1小时多次)、尿急(几分钟一次),且尿液颜色深黄、混浊或有沉淀物,就要小心是不是患了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另外,小狗撒尿时,往往会抬起一条后腿,把屁股翘得高高的,这就是小狗在“标记”自己的气味,告诉其他动物“这儿已有我的气味,属我所有”。当然这个行为也有可能是告知主人“我在这里大小便了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