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会跟人亲近?
人们常常喜欢把动物叫做“朋友”,甚至认为人与动物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其实,动物与人是否亲近,是跟人的行为和态度分不开的。
在动物行为学家认为,动物对人对环境有认识,有学习,有记忆,有情绪,有情感,还有社交方面的需要。所以,动物是能够感知人的情感,接受人的训练,与人在感情上交流的。其实,动物与人亲近是有条件的,即:
动物生活所需满足
在饲养过与不饲养过比较之下,动物往往喜欢饲养过的生活,而厌烦原来的生活。这很可能就是长期习惯于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对“家”产生了依恋和依赖的本能反应。
缺少母亲关爱的小猴
小猴是猴科动物中最爱跟人交往的成员之一。小猴断奶晚,离开群体的时间相对晚些,容易形成对人亲近的习惯。小猴离开妈妈后,跟人亲近就表现出依赖性,它会在与人的共同生活中逐渐长大和“懂事”。
被人类救助的大象
动物和人一样,对给予它好意的“恩人”是怀有感激之情的,当它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就会依赖和恳求“恩人”的帮助或营救。曾经有人救过大象,而几十年后,这头象还带领一群小象到救过它的人家里做客。这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恩行为。
环境条件不熟悉
如果动物从小生活过的地方,或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产生孤立、寂寞和害怕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亲近人。
被遗弃的猫狗
猫和狗被主人遗弃后,很容易与人亲近,甚至会跟其他宠物发生冲突,这很可能是在它心中,认为人类是它最亲密的伙伴,甚至把其他宠物当作侵犯自己财产的“敌人”。
有目的行为
对动物进行训练、治疗疾病以及进行其他一些特殊的目的等,动物和人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也就自然而然地与人类“混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