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是动物吗?
中华蟋蟀,为蟋蟀的一种,别称有促织、息断、蛐蛐、夜鸣虫、斗牙虫等。
属直翅目,蟋蟀总科,蟋蟀科。蟋蟀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1200多种,中国所产有30多种。广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热带 region,中国各地也均有分布。成虫体长12-24毫米,雌性较雄者为大,背面黑褐色并有紫绿色金属光泽,腹面淡黄色。头圆,具触角1对,呈线状多节,复眼2个,肾形,位于头两侧,左右相隔较宽,口向上。胸背拱起,足3对,善于跳跃。腹部卵形,有许多横褶可使腹端弯曲。雄虫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声;且腹部有交配用的产卵管。生活史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5月开始孵化,7-8月为孵化盛期。刚孵化的若虫为白色,无翅,行动不活泼,2昼夜后,第一次脱皮。此后,随龄期增长,活动力逐渐增强,取食量和脱皮次数亦逐渐增加,9-10月陆续成熟。雄虫善斗,9-10月为斗蟋蟀季节。成虫寿命2-5个月。
蟋蟀夜间活动,喜食嫩茎、叶、花及幼根,有时也咬食作物种子和果实,为农林害虫。但在我国一些地区,蟋蟀被看作是益虫或者有开发前景的动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