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得狂犬病是什么症状?
狂犬病是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慢性病毒传染病,患病的猫和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狂犬病目前还是百分之百的死亡率,在发病期间我们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所以对于狂犬病以预防为主,所有的狗狗都必须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在所有的动物中狂犬病的发病率以狗为最高,猫比较少见,但是如果猫没有进行过预防接种,有可能接触到了病狗或者狗窝,也会有一定的概率发病。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会有非常大的差异,时间从数天到数年,平均在1~3个月左右。当病原进入机体之后会在局部肌肉当中进行繁殖,然后进入到神经组织中,然后向中枢神经方向移动,到达了中枢神经之后会大量繁殖,再经过神经纤维向其他部位进行扩散,特别是有唾液腺的神经,所以会导致大量病原在唾液腺和唾液当中出现。
临床上我们将狂犬病分为神经型和败血症型两种形式,败血症型的狂犬病很少有见到的,下面我们主要讲解神经型的临床症状。神经型的狂犬病又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两种。
狂暴型: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猫会出现烦躁不安,食欲有所下降,害怕等临床症状。之后对于一些声音、光线、风等会有过强的反应,稍微受到刺激或者受到通风,就会出现大量流涎。在早期的时候由于大量神经被麻痹,所以该猫不会出现有效的吞咽能力,张口后舌头伸长,唾液大量的流在外面。之后猫的精神非常的亢奋,出现撕咬木板或者石头的情况,对于周围事物没有了判断,常常攻击人和动物。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大叫后突然的痉挛的情况。后期当神经更加的麻痹之后出现运动神经失灵的情况,四肢无法控制,身体后弓,出现木僵的状态,并且会逐步的衰竭,最终死亡。一般在神经症状出现后在3~5天后会死亡。
麻痹型:这种类型的狂犬病是张口的,初期同样出现怕风和不安的情况,当被刺激之后也会有疼痛性的痉挛,之后无法控制自己的运动,常常会持续的衰竭,最后死亡。这种类型的症状出现神经症状之后的时间更长,病情进展相对缓慢,通常在6天左右死亡。
在猫死亡之后,我们可以将脑组织取出,然后做组织切片,在电镜下我们一般可以找到内基氏小体,如果找到了内基氏小体,并且临床症状与狂犬病相吻合,那么我们就可以确诊为狂犬病。对于有疑似狂犬病的患病猫,一般进行安乐死,而且在死亡之后的尸体我们需要进行深埋或者焚烧,不能饲喂给其他的动物,同时需要做好消毒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