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凉凉的好还是热好?
先给你答案,再给你解释为什么。 耳朵凉——阳虚,全身阳气不足; 耳朵热——阴虚,全身上火。 下面详细论述,希望你仔细看完,对你有所帮助! 人体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失衡就容易生病。 “阴”是指机体比较亢盛的津液、精血等,“阳”指机体的功能活动状态和物质基础。
在阴阳中,“阳”起着主导作用,犹如一个国家的君主,“阴”则像君主的后宫。如果身体机能好比一个国家运作,有文武百官(阴阳平衡)才完美。只有君主没有后宫,身体就无法完成生理功能;只有后宫没有君主,身体就失去调控能力。因此说,阴阳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 中医理论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的经脉都通过经别(经络系统中的主要支线)和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线)与耳朵联系起来。可以说,耳朵是人体脏腑经络汇集之处。 在这些经络中,有许多穴位是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调节经络,最后达到调节脏腑的目的。这就是针灸和按摩的有效性所在。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患者,他的症状就是“耳朵发热、发烫”。一问病史,多半是因为情绪波动或者劳累之后出现的。这时检查患者的耳朵,往往发现红彤彤的一片,这是由于末梢血液循环加快所致。如果观察时间太长,甚至会发现“耳朵冒烟”———也就是从耳垂开始,沿着耳朵轮廓出现一片片红斑,随后渐渐向中间靠近,仿佛有气从耳朵里往外冒。这是因为血液经过充分循环后,淤积在末梢部位的气体逐渐化生为液相和气相,从而出现了这种特殊反应。
这种情况属于“耳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也叫做“血管神经性充血”。 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除了上述情绪因素之外,还有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或寒冷刺激,以及女性月经期或妊娠期等原因。 当出现“耳朵发热”“耳朵冒烟”时,可以结合上述病因加以自诊,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
对于因情绪激动、紧张导致的耳朵发热,一般不用药物治疗,保持冷静,情绪缓和下来,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如果因为寒冷而引起的耳朵发热,只要注意保暖,病情很快就会缓解。 对于“耳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完全治愈。一般通过生活调养和饮食调整,同时辅以物理降温等方法,症状可以得到改善和控制。
总之,耳朵的温度应该保持自然,即既不过热也不冰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