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狗是什么意思啊?
需要明确一点定义: 这里的“狗”是指(在飞安事故中)没有戴飞行头盔的主驾驶员! 现在,可以开始讲故事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只没有戴飞行头盔的飞行员(也就是题主所说的“狗”)驾驶一架民航客机执行航段,此时他正在经过万尺高空,驾驶舱内一片祥和。突然,一只诡异的手伸向了驾驶盘.....飞机马上出现偏航,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坠地,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事后调查,发现是机长突发意外猝死在驾驶舱内。 这只是电影桥段吗?不是,这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1]。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舱内的压力不断变小,当到达高度时,外界气压已经低到足以让人昏迷,再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在极度缺氧和恐惧中的昏睡。这就是“高压氧”效应。一旦醒来,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安全设备,如安全带等,随后才会意识到应该去戴上飞行帽。然而,这一切可能都已经为时已晚。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的飞行事故中,有45%是由于机组人员失误造成的;而在所有造成死亡的空难中,有70%的原因是与机组人员的失误有关的。这些失误大多是由于在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没有佩戴飞行头盔,或是在驾驶舱内进行与飞行无关的活动所导致的。
2013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民航航班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其中明确规定,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航班运行时必须全程使用飞行记录仪,并且所有参与运行的机组人员均需具备执照规定的基本驾驶技能、应急能力和体检合格证明。 当然,飞行记录仪对飞行安全的保障作用远不止于此。一旦发生事故,其作为重要的证据之一,可为事故后的紧急处置提供重要参考,并作为还原事故发生过程的重要依据。